这个世间啊 有很多很多管理,那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呢?目的就是让这个组织更健康地运行下去。 这个运行它有各种各样的存在之道,那我们怎么从站在这样的一个组织的角度,带领这样的一个团体,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未来,这就是可能我们上课、或者听这部课的真正的意义所在。 就像我们禅修院一样的,我们这么多学员在这里学两年,如何带领大家把这个两年走好。 那中间会出现很多变故,那管理实际上就是调整这种变故的方法。 可能有的人不想听了、可能有的人不愿意按时间来上课了、或者说不按时间交作业了,什么什么的。 就会出现很多变故,你想象不到的变故,那怎么样把每一个人拢在一块,把这个过程走好,那实际上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你的工作岗位当中,需要考虑的一个话题。 那我们仔细想想看你在做什么,你通过你自己所在的位子 ,然后做好这件事情 ,其实这里面就给我们一个思考方式。 就是说就是用我们禅宗的那句话,你要纠缠呢,你就要问:“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”? 你的组织的存在方式是什么,然后怎么样带着这样组织在这样的社会和环境当中,走向一个最好的可能。 那就是管理者时时刻刻要思维的方法,如果不这样去思维,你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。 今天学一招、明天学一招发现别人用的都很好,最后放在自己身上都用不好。 那问题在哪里呢?问题实际上我们不能结合自己 ,然后去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。 你看佛教的寺院管理,对我们来讲就是一个话题而且是一个很大的课题。 我们思考的是,香海禅寺是一个什么样一个寺院,当然在考虑香海禅寺是什么样一个寺院之前,我们要考虑现在的社会是什么社会、我们所处的国家是个什么国家、然后未来的人类是什么样一个未来。 然后你要再考虑佛教跟这个人类、跟这个国家、跟这个民族它是什么样一种关系。 再来确定我们香海禅寺的未来走向,当你把这个前提考虑清楚了,你就知道你的未来的走向在哪里。 当未来的走向找到了,你就知道怎么样带领这样的一个组织,走上什么样的一个可能,这就是我们管理者要思考的核心。 那如果说我们所做的事情,跟这样一个社会是冲突的,或者说跟这个国家的政策是矛盾的。 或者说,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跟我们这块土地上的人的人性是背离的,你就发现你走起来会很难很艰辛、很苦很苦,你有没有发现很有意思,那这里面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。 包括我们这次禅修师资班,你管理的是什么 ,你管理的是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师资班你要完成什么。 你要带领每个人走向解决,他一系列问题的这样的一个老师,你想想每个人性格不同、每个人出生不同、每个教育不同、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、每个人碰到问题也不同。 你能按照他的不同情况设定他的方法,你不能用一种方法针对所有的人,那你也管理不好。 三 井 问禅